24小时在线诗句解答 点击右边咨询,在线诗句解答在线诗句解答:
徒唤奈何打一个生肖动物,解经典资料落实_Vs.8.989_<p>  <strong>智能分拣“大显身手”,无人车、无人机广泛应用,保障快递业高效运行</strong></p>   <p>  <strong>物流装备加速更新迭代(产经观察·探析产业新动向⑤)</strong></p>   <p>  中国快递有多强?1秒钟,平均产生5400多件快递;1天,最高日处理快件量达到7.29亿件;1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p>   <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频次走高、处理能力增强、业务规模领先,快递业持续高效运行,离不开物流装备的坚实支撑。近年来,物流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又将如何助力中国快递再上新台阶?记者进行了采访。    </p>   <p>  <strong>智能化、无人化设备加快应用,助力物流降本增效</strong></p>   <p>  山西太原小店区,中国邮政太原邮件处理中心高速运转,一幕幕智慧场景正在上演:</p>   <p>  进口端,数十个智慧屏实时显示位置,引导车辆前往对应的卸车口;货物卸车后,海量包裹经过单件分离系统“整队”后,交错、堆叠的快件瞬间变得整齐有序;紧接着,在分拣带上完成扫描称重后,智能检测器全程跟踪包裹路径,让每个包裹精准入袋……在视觉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下,平均每秒钟有30多件包裹被快速分拣处理。</p>   <p>  这台设备的运转情况被实时传输到千里之外的中邮科技广州南沙智造基地。在那里,智能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全国上千台分拣设备的运转。一旦发生异常,便会发出预警,远程指导现场人员维修,保障设备稳定运行。</p>   <p>  “这台智能分拣设备由我们自主研制,分拣速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已在全国多个快递转运中心投用。”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副总经理范生淼说,经过前期高速发展,行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阶段,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让物流装备更加“聪明可靠”,更好应对复杂多样的作业场景。</p>   <p>  以分拣机为例,搭载智能化技术,工作模式由过去的单机运作转向多设备集成化发展。中邮科技自主研发设计的小件全自动无人化处理系统,集合单件分离、视觉检测、自动集包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小件包裹全流程智能处理,即使在包裹高峰期也能“应对自如”。</p>   <p>  一组数据为证:新技术、新设备的加入,让转运中心分拣效率达到每小时8万袋件,生产效率提升90%,分拣准确率超过99.99%,实现了低人力投入、高生产收益。</p>   <p>  智能技术在分拣环节“大显身手”的同时,无人设备也加速让快递配送“面目一新”:</p>   <p>  上底盘、安车架、四轮定位……走进位于安徽南陵县的行深智能无人车制造车间,只见岛式生产平台沿既定轨迹移动,一道道工序快速流转,一台台无人配送车接连下线。</p>   <p>  “我们研发制造的智能无人车,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智能调度,为快递企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桐说,这几年,无人配送车加快应用落地,企业产能在5年内增加了4倍,今年预计将生产上千台。</p>   <p>  “智能化、无人化设备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快递装备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邮快件处理中心达1300个,其中自动化率超过90%,行业累计应用无人车超千辆、无人机配送快件300多万件,有效助力行业降本增效。</p>   <p>  <strong>需求牵引强劲,上下游紧密协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strong></p>   <p>  从自动化、智能化到无人化,短短几年间,国内快递物流装备何以持续向“智”攀升?</p>   <p>  看需求侧,快递业务量的强劲增势,牵引物流装备加速更新迭代。</p>   <p>  “电子商务和即时配送蓬勃发展,带动我国快递业持续壮大,对人力成本、寄递效率等提出新课题。”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钟林分析,在此背景下,追求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成为快递企业的核心诉求,推动物流装备行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p>   <p>  长期专注无人车领域的余桐对此感受深切。“末端配送需求激增叠加时效要求与日俱增,不少快递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无人设备。”余桐告诉记者,经过几年攻关,无人配送车的AI芯片、智驾大脑、终端传感器等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助力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更强。如今,单台成本已从5年前的40万元左右降至约10万元。</p>   <p>  广阔的应用场景也成为新技术优化成熟的“练兵场”。</p>   <p>  转弯、会车、超车,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超30台菜鸟无人配送车自如穿梭于车流中,每天往返快递城市配送中心和末端快递驿站200多次。配送中心负责人介绍,“每台无人车能装载约500个包裹,一键发运后,全程无需人工介入。”</p>   <p>  菜鸟不断积累数据资源、优化算法,历经多年努力,于2024年将无人车技术拓展至公开道路和城市配送场景,公开发售的L4级无人车实现了网点到末端驿站的规模化包裹运送。</p>   <p>  “由于业务需求稳定增长、运营模式相对可控,自动驾驶已率先在物流领域实现商业化,并投入大规模使用。”菜鸟集团首席技术官李强认为,未来3到5年,物流行业或将部署应用超过20万台的无人配送车。</p>   <p>  从供给侧看,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紧密协同,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p>   <p>  深圳宝安,步入丰翼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偌大的起降场上,方舟40、方舟80、丰舟90等多款无人机整齐排列,只待运控平台发出指令,便会起飞,开启空中寄递。诸多机型中,拥有8只旋翼的方舟40格外打眼。虽然体型小巧,却“身强力壮”、防水抗风,能携带10公斤货物飞行20公里。</p>   <p>  “多品类、多功能的产品矩阵是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结果。”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裁杜昊告诉记者,方舟40从2017年立项、2019年定型到2020年投用,从模型机快速变为主力机。</p>   <p>  然而,随着下游应用场景不断开拓,团队很快发现,一款机型很难“包打天下”。2023年以来,他们通过与顺丰速运、顺丰同城等建立供需对接小组,陆续开发出4款适配多场景、性价比更高的无人机。“作为新一代升力多旋翼物流无人机,方舟80已逐步替代方舟40,不仅单次载重更大、航程更短,寄递成本也降低30%。”杜昊说。</p>   <p>  “物流装备企业与下游快递企业紧密协同,构成了中国快递业的发展优势。”邵钟林表示,快递企业或自营,或入股参股,或联合攻关,与物流装备企业结为商业伙伴,既推动物流装备业提速转型升级,也促进快递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p>   <p>  <strong>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更成熟的商业模式、更完善的产业生态</strong></p>   <p>  更快、更深、更广,这些年,中国快递跑出发展加速度。与快递业携手共进的国内物流装备企业也普遍看好行业前景。</p>   <p>  去年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开展以来,快递企业积极响应,加快淘汰改造老旧设备,同步引进新型高效设备,释放了物流装备市场空间。目前,韵达快递无人机配送服务已覆盖全国20个省份的30多个城市,今年还将投入更多无人车;圆通速递2024年投用自动化设备300余套,今年还将改扩建近50个集运中心,预计投入智能设备近百套。</p>   <p>  长期看,智能化已成为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范生淼认为,下游快递企业上马智能物流装备的意愿越来越高,应用智能物流系统的主动性越来越强,“未来几年,智能物流装备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p>   <p>  前景向好,挑战犹存。物流装备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建立更成熟的商业模式、更完善的产业生态。</p>   <p>  “由于无人配送车单价高、投入大,目前快递企业多采用租赁模式。这样一来,物流装备企业就会面临成本回收周期长、占压资金多等难题。”余桐说,在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积极探寻新型商业模式,“从售智能设备到卖运力服务,变单一客户用车为多客户共享无人车,带给用户更好使用体验,也提升了企业造血能力。”</p>   <p>  “无人配送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造得出,更要用得好。”杜昊说,目前,无人机配送要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仍须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加快形成涵盖研发、生产、运营、配套等环节的产业体系。</p>   <p>  “向‘新’而行,向‘智’攀升,是行业发展所向、大势所趋。”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落实“人工智能+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分拣设备、运输工具等设备升级,支持智能云仓、无人配送、低空物流等规模化发展,以现代化的物流装备产业更好支撑快递业发展。</p>   <p>  本报记者  韩  鑫</p>   <p>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6日 18 版) <span>【编辑:黄钰涵】 </span>

徒唤奈何打一个生肖动物,解经典资料落实_Vs.8.989

在线诗句解答:

更新时间:



徒唤奈何打一个生肖动物,解经典资料落实Vs.686.113

















徒唤奈何打一个生肖动物,解经典资料落实Vs.8.989:(1)
















徒唤奈何打一个生肖动物,解经典资料落实Vs.3.945:(2)
















徒唤奈何打一个生肖动物,解经典资料落实Vs.525.77
















徒唤奈何打一个生肖动物,解经典资料落实夜间维修服务,针对白天忙碌的客户,提供夜间上门维修服务。




























远程技术支持服务,解决简单故障:对于部分简单故障,我们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服务,通过电话或视频连线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减少上门维修需求。
















徒唤奈何打一个生肖动物,解经典资料落实Vs.9.94
















徒唤奈何打一个生肖动物,解经典资料落实Vs.39.223:
















毕节市赫章县、咸阳市兴平市、西安市碑林区、鹤岗市兴安区、重庆市渝北区、潍坊市寿光市、郑州市惠济区、阳江市江城区
















东莞市大朗镇、雅安市名山区、天津市宝坻区、达州市万源市、肇庆市德庆县、烟台市招远市
















南充市阆中市、北京市朝阳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东莞市东城街道、平凉市崆峒区、赣州市寻乌县、辽阳市弓长岭区
















双鸭山市岭东区、佳木斯市桦南县、延安市吴起县、六盘水市水城区、泉州市晋江市、保山市腾冲市  温州市泰顺县、临高县新盈镇、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忻州市宁武县、广西南宁市武鸣区、荆门市沙洋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岳阳市平江县
















庆阳市合水县、运城市河津市、朔州市平鲁区、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淮安市涟水县、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温州市苍南县、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
















朝阳市凌源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南平市松溪县、定西市通渭县、辽阳市灯塔市、重庆市潼南区
















九江市永修县、德州市宁津县、漯河市临颍县、威海市文登区、台州市三门县




徐州市贾汪区、武汉市江岸区、五指山市水满、漳州市长泰区、海北刚察县、果洛甘德县、盐城市滨海县  铁岭市昌图县、三门峡市湖滨区、抚顺市顺城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遵义市习水县
















葫芦岛市兴城市、延安市延长县、漯河市郾城区、阳泉市矿区、赣州市上犹县、遵义市红花岗区、湖州市南浔区、北京市海淀区、德阳市旌阳区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鸡西市麻山区、南平市建阳区、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滨州市无棣县、咸宁市嘉鱼县、阳江市江城区、三沙市南沙区




南京市鼓楼区、徐州市鼓楼区、肇庆市广宁县、渭南市韩城市、吕梁市柳林县、汕头市潮阳区、东莞市洪梅镇
















陇南市文县、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遂宁市大英县、宁夏银川市灵武市、南昌市西湖区、十堰市竹溪县、咸宁市通城县
















连云港市灌云县、洛阳市新安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万宁市礼纪镇、六安市金安区、玉树杂多县、榆林市米脂县

  智能分拣“大显身手”,无人车、无人机广泛应用,保障快递业高效运行

  物流装备加速更新迭代(产经观察·探析产业新动向⑤)

  中国快递有多强?1秒钟,平均产生5400多件快递;1天,最高日处理快件量达到7.29亿件;1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频次走高、处理能力增强、业务规模领先,快递业持续高效运行,离不开物流装备的坚实支撑。近年来,物流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又将如何助力中国快递再上新台阶?记者进行了采访。

  智能化、无人化设备加快应用,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山西太原小店区,中国邮政太原邮件处理中心高速运转,一幕幕智慧场景正在上演:

  进口端,数十个智慧屏实时显示位置,引导车辆前往对应的卸车口;货物卸车后,海量包裹经过单件分离系统“整队”后,交错、堆叠的快件瞬间变得整齐有序;紧接着,在分拣带上完成扫描称重后,智能检测器全程跟踪包裹路径,让每个包裹精准入袋……在视觉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下,平均每秒钟有30多件包裹被快速分拣处理。

  这台设备的运转情况被实时传输到千里之外的中邮科技广州南沙智造基地。在那里,智能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全国上千台分拣设备的运转。一旦发生异常,便会发出预警,远程指导现场人员维修,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这台智能分拣设备由我们自主研制,分拣速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已在全国多个快递转运中心投用。”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副总经理范生淼说,经过前期高速发展,行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阶段,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让物流装备更加“聪明可靠”,更好应对复杂多样的作业场景。

  以分拣机为例,搭载智能化技术,工作模式由过去的单机运作转向多设备集成化发展。中邮科技自主研发设计的小件全自动无人化处理系统,集合单件分离、视觉检测、自动集包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小件包裹全流程智能处理,即使在包裹高峰期也能“应对自如”。

  一组数据为证:新技术、新设备的加入,让转运中心分拣效率达到每小时8万袋件,生产效率提升90%,分拣准确率超过99.99%,实现了低人力投入、高生产收益。

  智能技术在分拣环节“大显身手”的同时,无人设备也加速让快递配送“面目一新”:

  上底盘、安车架、四轮定位……走进位于安徽南陵县的行深智能无人车制造车间,只见岛式生产平台沿既定轨迹移动,一道道工序快速流转,一台台无人配送车接连下线。

  “我们研发制造的智能无人车,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智能调度,为快递企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桐说,这几年,无人配送车加快应用落地,企业产能在5年内增加了4倍,今年预计将生产上千台。

  “智能化、无人化设备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快递装备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邮快件处理中心达1300个,其中自动化率超过90%,行业累计应用无人车超千辆、无人机配送快件300多万件,有效助力行业降本增效。

  需求牵引强劲,上下游紧密协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从自动化、智能化到无人化,短短几年间,国内快递物流装备何以持续向“智”攀升?

  看需求侧,快递业务量的强劲增势,牵引物流装备加速更新迭代。

  “电子商务和即时配送蓬勃发展,带动我国快递业持续壮大,对人力成本、寄递效率等提出新课题。”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钟林分析,在此背景下,追求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成为快递企业的核心诉求,推动物流装备行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

  长期专注无人车领域的余桐对此感受深切。“末端配送需求激增叠加时效要求与日俱增,不少快递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无人设备。”余桐告诉记者,经过几年攻关,无人配送车的AI芯片、智驾大脑、终端传感器等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助力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更强。如今,单台成本已从5年前的40万元左右降至约10万元。

  广阔的应用场景也成为新技术优化成熟的“练兵场”。

  转弯、会车、超车,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超30台菜鸟无人配送车自如穿梭于车流中,每天往返快递城市配送中心和末端快递驿站200多次。配送中心负责人介绍,“每台无人车能装载约500个包裹,一键发运后,全程无需人工介入。”

  菜鸟不断积累数据资源、优化算法,历经多年努力,于2024年将无人车技术拓展至公开道路和城市配送场景,公开发售的L4级无人车实现了网点到末端驿站的规模化包裹运送。

  “由于业务需求稳定增长、运营模式相对可控,自动驾驶已率先在物流领域实现商业化,并投入大规模使用。”菜鸟集团首席技术官李强认为,未来3到5年,物流行业或将部署应用超过20万台的无人配送车。

  从供给侧看,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紧密协同,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深圳宝安,步入丰翼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偌大的起降场上,方舟40、方舟80、丰舟90等多款无人机整齐排列,只待运控平台发出指令,便会起飞,开启空中寄递。诸多机型中,拥有8只旋翼的方舟40格外打眼。虽然体型小巧,却“身强力壮”、防水抗风,能携带10公斤货物飞行20公里。

  “多品类、多功能的产品矩阵是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结果。”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裁杜昊告诉记者,方舟40从2017年立项、2019年定型到2020年投用,从模型机快速变为主力机。

  然而,随着下游应用场景不断开拓,团队很快发现,一款机型很难“包打天下”。2023年以来,他们通过与顺丰速运、顺丰同城等建立供需对接小组,陆续开发出4款适配多场景、性价比更高的无人机。“作为新一代升力多旋翼物流无人机,方舟80已逐步替代方舟40,不仅单次载重更大、航程更短,寄递成本也降低30%。”杜昊说。

  “物流装备企业与下游快递企业紧密协同,构成了中国快递业的发展优势。”邵钟林表示,快递企业或自营,或入股参股,或联合攻关,与物流装备企业结为商业伙伴,既推动物流装备业提速转型升级,也促进快递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更成熟的商业模式、更完善的产业生态

  更快、更深、更广,这些年,中国快递跑出发展加速度。与快递业携手共进的国内物流装备企业也普遍看好行业前景。

  去年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开展以来,快递企业积极响应,加快淘汰改造老旧设备,同步引进新型高效设备,释放了物流装备市场空间。目前,韵达快递无人机配送服务已覆盖全国20个省份的30多个城市,今年还将投入更多无人车;圆通速递2024年投用自动化设备300余套,今年还将改扩建近50个集运中心,预计投入智能设备近百套。

  长期看,智能化已成为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范生淼认为,下游快递企业上马智能物流装备的意愿越来越高,应用智能物流系统的主动性越来越强,“未来几年,智能物流装备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前景向好,挑战犹存。物流装备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建立更成熟的商业模式、更完善的产业生态。

  “由于无人配送车单价高、投入大,目前快递企业多采用租赁模式。这样一来,物流装备企业就会面临成本回收周期长、占压资金多等难题。”余桐说,在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积极探寻新型商业模式,“从售智能设备到卖运力服务,变单一客户用车为多客户共享无人车,带给用户更好使用体验,也提升了企业造血能力。”

  “无人配送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造得出,更要用得好。”杜昊说,目前,无人机配送要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仍须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加快形成涵盖研发、生产、运营、配套等环节的产业体系。

  “向‘新’而行,向‘智’攀升,是行业发展所向、大势所趋。”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落实“人工智能+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分拣设备、运输工具等设备升级,支持智能云仓、无人配送、低空物流等规模化发展,以现代化的物流装备产业更好支撑快递业发展。

  本报记者  韩  鑫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6日 18 版) 【编辑:黄钰涵】

相关推荐: